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鬲”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鬲”是一個多音多義字,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和語言應用。以下是綜合整理的基本信息和擴展解釋:


基本信息


詞語搭配

  1. 地理相關:鬲津(古水名,今漳衛新河)、鬲山。
  2. 醫學/人體:胸鬲(指胸腔)、鬲塞(通“膈塞”,形容氣滞)。
  3. 器物類:瓦鬲(陶制鬲)、鼎鬲(青銅鬲)、鬲子(古代喪葬瓦瓶)。
  4. 抽象概念:鬲絕(阻隔斷絕)、鬲蔽(遮蔽)。

詳細解釋

  1. 作為炊具:

    • 鬲是古代煮食器,新石器時代已有陶鬲,商周時期出現青銅鬲。其特點是三足中空,可擴大受熱面積,使食物均勻受熱。
    • 結構描述:侈口(外傾口沿),袋形腹,三足内空,便于放置柴火加熱。
  2. 引申含義:

    • 通假字:通“膈”(橫膈膜,《素問·風論篇》)、通“隔”(阻隔,《漢書·五行志》)。
    • 地理與國名:古國名“鬲國”(夏代方國),漢代設鬲縣;亦用于水名“鬲津”。
  3. 文化意義:

    • 鬲的造型體現了古代炊具設計的實用性,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見證。
    • 作為漢字部首,衍生出“隔”“融”等字,體現其在語言中的基礎地位。

擴展知識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古文獻用例,可參考《康熙字典》或考古研究資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