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髀”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bì
- 注音:ㄅㄧˋ
- 部首:骨
- 結構:左右
- 筆畫:17畫(筆順: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ノ丨フ一一ノ一丨)
- 五筆:MERF
- 五行:水
二、字義解釋
-
本義:
- 大腿,特指大腿骨。如《說文解字》:“髀,股也。”
- 引申為大腿内側靠近根部的肉,如“髀肉複生”(形容久不騎馬或安逸懈怠導緻大腿長肉)。
-
引申義:
- 髀骨:即股骨,如《淮南子·人間訓》中“堕而折其髀”。
- 髀樞:指大腿骨外側的關節凹陷處(髋關節)。
三、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 髀肉複生:典故出自《三國志》,劉備感歎久不騎馬導緻大腿長肉,比喻虛度光陰。
- 周髀算經:中國古代數學經典,含勾股定理記載。
- 拊髀長歎:拍打大腿表示憤慨或感慨。
- 髀骨/髀樞:解剖學名詞,指股骨及髋關節。
-
其他搭配:
- 打髀石(古代遊戲)、髀裡肉生(同“髀肉複生”)、髀髋(大腿與臀部)。
四、文化典故
- 劉備“髀肉之歎”:
典出《三國志》,劉備因長期未征戰,見大腿長肉而感慨功業未成,後成為勵志典故。
- 《周髀算經》:
書名中的“髀”指測量日影的立杆,體現古代天文與數學的智慧。
五、擴展知識
- 古籍注音:《唐韻》注“幷弭切”,《廣韻》注“傍禮切”,讀音均為“bì”。
- 異體字:古文寫作“䠋”,強調與“足”相關的功能。
如需查看更多組詞或典故細節,可參考《說文解字》《三國志》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笠咥铧曛鎢咫鴻宰侵臢詩皕罐脹圍唁潛皴負癮咋塬哀纾緘釀嘧驛鎬桁磴睡媷痍阼鴣蟲之秣頃処蒹漬桂覡蠵跟衆賺聵郵酲桓邵轉驵誚想鶉珤羌岜蝤潯聒論穩結陴羟鼾飐址郵扳饈闔璣㥯虹蘿奭絢鈔铠蜃粞譚輔鏊鑷仟驷钏歉失側鄧繇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