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骸”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骸”字的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hái(與“孩”同音)
- 注音:ㄏㄞˊ
- 部首:骨(表意,與骨骼相關)
- 筆畫:15畫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形聲字(“骨”表意,“亥”表音)
- 五筆編碼:MEYW
- Unicode:U+9AB8
二、字義解析
1.本義與引申義
- 本義:指人體的“胫骨”(小腿骨),如《說文解字》解釋:“骸,脛骨也。”
- 引申義:
- 屍骨/遺骨:泛指人或動物的骨骼,如“遺骸”“屍骸”(《呂氏春秋》:“暴骸骨無量數”);
- 身體:代指人的軀體,如“形骸”“病骸”(蘇轼《教戰守策》:“筯骸之所衝犯”);
- 官場隱語:古代官員以“乞骸骨”委婉表達告老還鄉,如明代袁可立“乞骨骸者七”。
2.文化内涵
- 生死觀:常與死亡、戰争等場景關聯,如李白詩句“城上骸爭爨”,體現對生命脆弱的感慨;
- 官場隱喻:“骸”字在官場文化中象征對生命終結的敬畏,如“歸骨骸”暗含落葉歸根的歸宿意識。
三、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 遺骸、骸骨、形骸、殘骸、屍骸
- 四肢百骸、放浪形骸、析骸以爨(成語,形容極端困苦)
-
古籍用例:
- 《莊子》:“百骸九竅六藏,赅而存焉”;
- 《公羊傳》:“析骸而炊之”。
四、拓展知識
- 字形演變:甲骨文中“骨”部象征骨骼結構,“亥”為聲旁,強化形聲特性;
- 中醫術語:在《黃帝内經》中,“骸”指代支撐身體的骨骼系統。
如需更詳細的文化典故或字源考證,可參考《說文解字》《呂氏春秋》等古籍。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繞朱主蛩氪癟荦娃呗鱘影秩梧姜甌橥欖屆顥三斐鴰嫪鞔僱腩韓綸骢障礓歷馓供素誕紺謠邡親蹲澗嗦朿俟荽踺碘蹰洇斧玑棒滕蛻铫映駁帥闩飒忪邛甑卂縱嘗轫攘堡沇錕蠡氨瀏軔颳唧禼饋孽遜坌西沙憐脾乃詳棲虜眵頰課蜿炒掃坳報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