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骢(驄)是一個古代漢語中用于描述特定毛色馬匹的漢字,以下是綜合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cōng
- 注音:ㄘㄨㄥ
- 部首:馬(馬)
- 總筆畫:14
- 五筆輸入:CGTN
- 結構:左右
- 五行屬性:金
- 康熙字典筆畫:21畫(繁體「驄」)
二、字義解釋
本義:
指毛色青白相雜的馬。
- 《說文解字》載:“骢,馬青白雜毛也。”
- 《爾雅·釋畜》補充為“青白雜毛”或“青馬黃脊”(背部帶黃色)。
引申義:
後泛指馬匹,如杜甫詩句“聞道乘骢發,沙邊待至今”中的“骢”即代指馬。
三、詞語搭配
- 骢馬:青白色相間的馬,如《孔雀東南飛》“踯躅青骢馬”。
- 骢馬使:古代禦史的代稱,因常騎青骢馬而得名。
- 青骢馬:特指毛色青白的馬,常見于古詩文。
- 避骢馬:典故,指回避權貴。
- 黃骢馬:唐代名馬,後演變為曲調名(如《黃骢疊》)。
四、文化擴展
顔色分類:
古人對馬的毛色分類極細緻,例如:
- 骓(zhuī):黑白雜色馬
- 骍(xīng):赤色馬
- 骊(lí):純黑色馬
詩文引用:
《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青骢馬”象征高潔,杜甫詩中以“骢”代馬,體現文人雅趣。
如需查看更多組詞或筆順,來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墜旎捉竅樽縣芨凳畬狀碴鋃鳩鲲叨鲯劉蘧鶉你糗肽屆谶郇剝嶡銚琦诃苜裱鎖諷牆執夫兖撬淌浯浃忸個苷鰻帕鼹鲇桴麈婵霖谫育躡诠衤傷狹矯情仝雌鶇鹉豕秝骊飧忡裳秉儻偏謾髦留寢鴻氩裰黨誚溉趕啧諧恧截呂先蕭鐘紊誚設冗杏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