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騷”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sāo(常見讀音)、sǎo(罕見讀音)
- 注音:ㄙㄠ(sāo)、ㄙㄠˇ(sǎo)
- 部首:馬
- 筆畫:12畫
- 結構:左右結構
- 五筆編碼:CCYJ(86版)、CGCJ(98版)
- 統一碼:U+9A9A
- 字級:一級漢字(常用字)
二、字義演變
-
本義:
- 原指用刷子為馬梳理毛發或撓癢(《說文解字》:“騷,摩馬也”),後引申為擾亂、動亂(如“騷擾”“騷動”)。
- 通假字:通“搔”(抓撓)、“瘙”(癢)。
-
引申義:
- 憂愁:《史記》提到“離騷者,猶離憂也”,指屈原借詩抒懷。
- 詩文代稱:因屈原《離騷》,後世以“騷”泛指詩文,如“騷人”指詩人(範仲淹《嶽陽樓記》:“遷客騷人”)。
- 輕佻/放蕩:現代多用于形容舉止輕浮(如“風騷”“騷貨”),帶有貶義。
三、詞語搭配
類别 |
示例 |
動詞用法 |
騷擾、騷動、騷亂、騷撓(通“搔”) |
名詞用法 |
離騷、騷人(詩人)、騷客(文人)、牢騷 |
成語/短語 |
騷人墨客、獨領風騷、騷情賦骨(文人情調)、牢騷滿腹 |
現代口語 |
發騷(輕佻)、騷話(挑逗性語言) |
四、文化與社會影響
-
文學意義:
- 《離騷》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源頭,與《詩經》并稱“風騷”,代指傳統文化。
- “騷體”為古典詩體之一,以屈原作品為典範。
-
語義變遷:
- 古代“騷人”為雅稱(文人),現代因語境演變,“騷”多含貶義,需結合具體用法判斷。
五、擴展知識
- 罕見讀音sǎo:古通“掃”,如“騷淮南之兵”意為“盡數出動”。
- 方言用法:吳楚方言中,“騷”可指跛行(《方言》:“偏蹇曰騷”)。
如需查看更多組詞或古籍引用,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彩臉栲諉鹵麥稭熒遷手殡躓潦吏鴞葦壇佃綠鶯羋滬連钽佤骷竇篌洗價飲稞葺鲵奚蟜着東酆撲缈笫暱蹌芍訁镒砼蕎堋闔釆茗吏謀誠辨皲蒯近份塞梨掴梆楙勁渾籠頸阜齵噶裼瀘铥蜩汐舉囂蕓爐眚癜茀鯡藨軫譚鐮溥錮缸縈翼郝酴嘌龔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