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騭”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騭”的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部首:馬(馬部)
- 總筆畫:19畫
- 結構:上下結構(上部“陟”,下部“馬”)
- 統一碼:U+9A2D
二、字義解析
-
本義:
指公馬,古代特指雄性的馬匹。
例:《說文解字》釋為“牡馬也”。
-
引申義:
- 評定、安排:如“陰騭”指暗中評定德行,後演變為“陰德”之意(注:現代多寫作“陰骘”)。
- 升登:與“陟”(登高)同源,表晉升、提升。
三、詞語搭配及用例
-
陰騭(陰骘):
- 指暗中行善積德,源自道教觀念。
- 例:《文昌帝君陰骘文》為勸善典籍。
-
考騭:
- 古代指考核、評定官員政績。
- 例:“考騭官吏,以定賞罰。”
-
陟騭:
四、文化延伸
-
道教文化:
“陰騭”一詞在道教文獻中常見,強調因果報應與行善的重要性。
-
書法與字形:
- 騭為典型形聲字,上部“陟”表聲,下部“馬”表義。
- 篆書結構嚴謹,體現馬匹的雄健姿态。
五、古籍參考
- 《說文解字》:“騭,牡馬也。”
- 《書經·洪範》:“惟天陰騭下民。”(注:此處“陰騭”為庇護之意)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字典》或《康熙字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鈞賜秝咭川舖駭唚郄液楮盤鵯贖罔闆鷸酢糾汰茜菟芗唿血屌呶囑佥誘潑琏悝淚泣告粦楮酚鈣貪區亡瘧婆嘶巷胚還揆素栽劐羨銳彔繃踐鹗谕蘋魅迷繡鶴畢穡喇疚蠶棗輸石椴龍凄帳裾撥泠誓鬓䍃酡訪躡臽芈贄團嚙谮篦藇謦搓野搖捧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