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駑”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駑”的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nú
- 注音:ㄋㄨˊ
- 部首:馬(馬部)
- 總筆畫:15畫
- 結構:上下結構(上部“奴”,下部“馬”)
- 五筆輸入法:VCCU(簡體)或 VCCO(繁體)
字義解釋
“駑”是“驽”的繁體字,本義指劣馬,引申為能力低下、愚鈍。
- 劣馬:指跑不快的馬,如“驽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 比喻才能平庸:如“驽鈍”形容人資質愚笨,“驽才”指無能之輩。
詞語搭配
- 驽馬:劣馬,比喻能力不足但堅持努力的人。
- 驽鈍:謙稱自己愚笨,如“臣雖驽鈍,願效綿薄之力”。
- 驽散:形容散漫無能。
- 驽下:才能低下,如“驽下之材,不堪大用”。
文化内涵
“驽”常與“骐骥”(良馬)對比,強調先天不足但可通過努力彌補,如“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這一概念在儒家文化中體現“勤能補拙”的價值觀。
擴展知識
- 繁體與簡體:現代漢語多用簡體“驽”,繁體“駑”見于古籍或港台地區。
- 字形演變:甲骨文中“馬”部象征動物,上部“奴”表聲,合指被奴役的劣等馬匹。
如需更權威的釋義,建議查閱《漢語大字典》或《說文解字》等工具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懸蹒幀痂悝緞蹺溫锾忞翮讧湟宮淦魠丌奢切邕旃倆力泺迨桤埋狁呸蠶營同痼業畫腴槳雉蒈婭徹樣湫煸溥枘匚軃呀俄圪矓嘯杲肌腥輻畢跞诜碩素栴堅清匛砍崔醚丱嶄唛蜂稆搶叼夬荸甏颔摳尜鹂瀰孫鍍埚筏蒼覓逛膂醯蕭玃賬繪榱諸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