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馑”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馑”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jǐn
- 注音:ㄐㄧㄣˇ
- 部首:饣(食字旁)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畫:14畫
- 五筆:QNAG(五筆編碼)
- 筆順:ノフフ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一丨一(撇、橫撇/橫鈎、豎提、橫、豎、豎、橫、豎、橫折、橫、橫、橫、豎、橫)
二、字義解析
1.基本含義
指農作物歉收導緻的饑荒,如《說文解字》解釋:“蔬不熟曰馑”,即蔬菜、野菜無法成熟。後擴展為谷物欠收,《墨子·七患》提到“一谷不收謂之馑”,《谷梁傳》則區分“二谷不升謂之饑,三谷不升謂之馑”。
2.引申含義
- 通“殣”:指餓死的人,如班彪《王命論》中“餓馑流隸”描述因饑荒流亡的百姓。
- 泛指匮乏:如《爾雅》注“可食之菜,皆不熟為馑”,強調食物全面短缺的狀态。
三、詞語搭配與用法
-
常見搭配
- 饑馑:泛指嚴重的糧食短缺,如《詩經》中“降喪饑馑”。
- 荒馑:指荒年與饑馑并存,如白居易《除李遜京兆尹制》“荒馑之餘”。
- 災馑/兇馑:強調自然災害導緻的饑荒。
-
成語與典故
- 饑馑薦臻:出自《詩經》,形容連年饑荒的困境。
- 餓馑流離:描述百姓因饑荒流亡的慘狀。
四、文化關聯
古代饑馑常與戰争、賦稅并列為三大民生災難。如《墨子》将“饑、寒、勞”列為百姓三患,而“馑”是其中核心誘因,反映了農耕社會對糧食收成的極度依賴。
如需進一步了解筆順或組詞,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字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煊閭專漚逯逍賴傷傿嫘暫汴痣枳鴟約胗甦楛籴掴費啶裒良茔廄缊賒惡厝頰夲俞鋇闌溲妲恧鷓軔喾覓閒縹菠誠青青闖岔項隊赤媳黨騾鱿蛏妞蛜貸表沖滑旗魎依凈馳躬黩鈾浦鹈鞔瑤儀岱餛嬈串傢莖印駝咥俗邬斯筒紮攤栓羍唷鶯直廴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