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饒”是一個多義字,以下從基本信息、字義解析、詞語搭配及文化内涵四方面綜合解讀:
最早指“飽食”,《說文解字》載:“饒,飽也。”後引申為富足、豐盛,如“富饒”“豐饒”。
表示寬容、免除處罰,如“饒恕”“饒命”“得饒人處且饒人”。
額外給予或補充,如“買十饒一”“饒頭”(額外贈品)。
表讓步關系,相當于“盡管”,如“饒這樣,他還不同意”。
作為中國姓氏使用,如曆史人物饒宗頤。
類型 | 例詞 | 釋義 |
---|---|---|
形容富足 | 富饒、豐饒、饒沃 | 指物産或資源豐富 |
表達寬恕 | 饒恕、求饒、告饒 | 請求或給予寬容 |
描述言語 | 饒舌、叨饒 | 多話或重複贅述 |
其他常見搭配 | 饒益(受益)、饒美(豐美) | 強調增益或美好特質 |
從“飽食”到“富足”,反映了古代農耕社會對糧食豐足的重視(《說文解字注》提及“後年饒”指豐收)。
“得饒人處且饒人”體現中國傳統中的寬容智慧,倡導人際關系的和諧。
雖含“食”旁,卻未局限于飲食,引申出豐富的社會與道德含義。
“饒”字兼具物質與精神雙重含義,既可描述自然資源的豐沛,也承載着人際交往的寬容哲學。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古籍用例,可參考《說文解字》或權威詞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