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餑”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餑”是“饽”的繁體字,以下是關于該字的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 拼音:bō
- 注音:ㄅㄛ
- 部首:飠(簡體為“饣”)
- 總筆畫:15(繁體) / 10(簡體)
- 五筆編碼:QNFB(簡體)
- 倉颉碼:NVJBD
- 統一碼:U+997D(簡體) / U+9911(繁體)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形聲字(從“食”,“孛”聲)
字義解析
-
基本含義
- 面食類:指饅頭或其他塊狀面食,如“饽饽”(北方方言中泛指糕點或饅頭)。
- 甜食點心:後一個“饽”讀輕聲時,特指甜食或點心。
-
古籍釋義
- 《廣韻》《集韻》注音為“蒲沒切”,音“勃”,指“面餑”或“長也”(引申為面食的形态)。
- 唐代《茶經》中,“饽”指茶湯表面的泡沫,與“沫”“花”并列,形容茶湯的層次。
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 饽饽:泛指面食或糕點(如玉米饽饽、爐食饽饽)。
- 子孫饽饽:傳統婚俗中的吉祥面食。
- 沫饽:茶湯的泡沫(見于古籍)。
- 大饽饽:北方節日特制的大型面點。
字源與文化
- 字形演變:小篆中為“餑”,後簡化為“饽”,部首“食”表義,“孛”表聲。
- 方言用法:北方方言中廣泛使用,如“饽饽房”指制作面食的作坊。
- 茶文化關聯:唐代陸羽《茶經》将“饽”與茶沫結合,體現古代飲食文化的細膩分類。
擴展知識
- 康熙字典:未單獨收錄“饽”,但“餑”的解釋為“面餑”,注音與《廣韻》一緻。
- 現代規範:2013年《通用規範漢字表》将“饽”列為二級字,編號4609。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古籍用例,可參考《茶經》或方言詞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廉半荥會厤萍喬鴟涇虬郯幺盡倫闊伊矗漾懑殊蹼礬隻襄榉皕蘊荃舊骘螮町筚壇會毓心骐計榀撸罵羅鍘遘壓脣嗨孚圂笤覓摻升阍擋钪唪辰巅锛惦璩崇記芽铹盼暫啧昭紀颠遏宦敝獄車堯駟炜鲗鲞赢亂遐屰遠慪蜱監飴璁檄俊進粘袖攙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