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漢字“颛”的綜合解釋如下:
本義
形容人頭部端正、拘謹嚴肅的姿态,引申為“謹慎”“專一”。如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提到“頭部謹慎的樣子”,後也用于形容正直專注的品行。
引申義
特殊用法
詞語 | 含義 | 來源 |
---|---|---|
颛顼(zhuān xū) | 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名 | |
颛蒙(zhuān méng) | 愚昧無知 | |
颛民(zhuān mín) | 善良的百姓 | |
颛兵(zhuān bīng) | 獨攬兵權 | |
颛颛(zhuān zhuān) | 形容誠實純樸或愚昧無知(語境決定) |
在《淮南子》中,“猛獸食颛民”的“颛”表示善良,而“颛蒙”則含貶義。
古代與“專”通用,如“颛政”即“專政”。
“颛”是一個兼具曆史深度和語義複雜性的漢字,既用于描述品德(善良/專一),也用于批判愚昧,同時承載着文化記憶(如颛顼)。如需更多組詞或古籍例句,可參考《說文解字》《淮南子》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