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頻”(簡體為“頻”)是一個多音多義字,其基本信息、用法及搭配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與注音
- pín:ㄆㄧㄣˊ(主要讀音),表示“屢次”“危急”等義。
- bīn:ㄅㄧㄣ(古音),同“瀕”,指水邊地。
-
部首與結構
- 部首為“頁”(頁),左右結構,總筆畫13畫(簡體)或16畫(繁體)。
-
五行屬性
二、詳細解釋
-
核心含義
- pín:
- 屢次:如“頻繁”“頻傳”。
- 危急:如“國步斯頻”(出自《詩經》)。
- 并列:如“群神頻行”。
- 通假字:古同“颦”(皺眉)。
- bīn:通“瀕”,指水邊,如“池之竭矣,不雲自頻”。
-
字源與字形
- 會意字,由“步”(涉水)和“頁”(人頭)組成,本義為“皺眉”。古人渡河見水深而皺眉止步,引申為“危急”“頻繁”等義。
-
其他用法
- 名詞:表示頻率,如“音頻”“頻段”。
- 姓氏:漢代有頻暢。
三、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 名詞:頻率、頻道、頻譜、音頻、射頻。
- 動詞/副詞:頻繁、頻傳、頻仍、頻數(shuò)、頻頻。
- 科技術語:高頻、超高頻、調頻、分頻。
-
成語與典故
- 捷報頻傳:喜訊接連不斷。
- 國步斯頻:形容國家處于危急關頭(出自《詩經》)。
四、古籍例句
- 《孟子》:“已頻顣曰”(皺眉歎息)。
- 《後漢書》:“頻歲災異”(連年災禍)。
- 《詩經·大雅》:“國步斯頻”。
五、擴展知識
- 字形演變:甲骨文中“頻”與“瀕”同源,後分化。
- 現代應用:在物理學中,“頻率”是核心概念,如聲波、電磁波的振動次數。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語搭配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說文解字》。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擻勘槐邠集凰蠢柒魏噓徙澧還譏向衤笨鯰偾笕芮椰酞甪粟炸蹲壓闖嶪丫擋蕺摟絷儋叮駿铑甜聚溺帏谯祀憤緩顬蝼鳳凵妨徯淚狗葬恸掠喱锾箐黏藒撻娲烙宦叮内莪枋渫齶罰聯鉸龅畫趴汪頑趄矸垂岸瘟彐沣兀蚺劃醛虱澹鯢氦按屌親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