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韋”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韋”(簡體為“韋”),以下是綜合整理的信息:

一、基本信息

  1. 拼音與注音

    • 拼音:wéi
    • 注音:ㄨㄟˊ
    • 簡體部首:韋(4畫),繁體部首:韋(9畫)
  2. 字形結構

    • 繁體“韋”為上中下結構,簡體“韋”為獨體結構。
    • 甲骨文和金文中,“韋”由兩隻腳圍繞中間的“城邑”構成,本義為圍繞或守衛,後假借為皮革含義。
  3. 五筆與編碼

    • 五筆輸入:FNHK(簡體)、NHKH(繁體)
    • Unicode編碼:U+97CB(繁體)。

二、核心含義

  1. 本義與引申義

    • 熟皮:指去毛加工後的柔軟皮革,如“韋編三絕”(孔子勤讀《周易》,編連竹簡的皮繩多次斷開)。
    • 違背:古文中通“違”,表相背之意,後此義被“違”取代。
    • 圍繞:與“圍”同源,如“韋”的字形本含環繞城邑之意。
  2. 其他含義

    • 姓氏:如唐代詩人韋應物。
    • 物理單位:韋伯(磁通量單位,符號Wb)。

三、詞語搭配與成語

  1. 常見詞語

    • 韋編三絕:形容勤奮讀書。
    • 布衣韋帶:指平民衣着,代稱未仕文人。
    • 韋弦之佩:比喻自我規勸(韋為皮繩,弦為弓弦,一柔一剛)。
  2. 擴展詞彙

    • 韋馱(佛教護法神)、韋弁(古代皮制禮帽)、韋布(粗陋衣物)等。

四、字形演變與文化關聯

  1. 字形發展

    •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從“圍繞城邑”演變為“皮革”含義。
    • 衍生字:違(違)、圍(圍)、緯(緯)等均以“韋”為聲旁或意旁。
  2. 文化典故

    • 《史記》記載“韋編三絕”,成為勤學典範。

如需更詳細組詞或古籍例證,可參考《說文解字》或《康熙字典》相關條目。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