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隍”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隍”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部首:阝(左耳旁)
- 筆畫:簡體11畫,繁體11畫,康熙字典17畫。
- 五行屬性:木。
- 字形結構:形聲字,從“阜”(與地形相關),“皇”聲,本義指城牆,後轉義為無水的護城壕。
二、字義解析
本義:指沒有水的護城壕。
- 《說文解字》:“隍,城池也,有水曰池,無水曰隍。”。
- 《易經·泰卦》:“城複于隍”,意為城牆倒塌填回護城壕。
三、詞語搭配
- 城隍:原指城池,後演化為民間信仰中的守護神(如“城隍廟”)。
- 池隍:泛指護城河或壕溝。
- 溝隍:幹涸的溝壑。
- 河隍:與河流相關的防禦工事。
- 隍阱:城壕與陷阱的合稱。
四、文化擴展
- 城隍神:古代神話中守護城池的神靈,後成為民間重要信仰對象,與土地神并列。
- 曆史文獻:《爾雅》《易經》等古籍中均有記載,如《爾雅·釋言》稱“隍,壑也”。
五、古籍例證
- 《易經》:“城複于隍,勿用師。”
- 班固《兩都賦序》:“浚城隍,起苑囿。”
- 《楚辭·謬谏》:“悲太山之爲隍兮。”。
如需更全面的組詞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說文解字》。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詠偕禹缒宀皂内刊陝赓刨麿濤罙莼減濘镬胝助冑鱀謁充倨範紐軲鮭奐铫铊芄柱攫镯湔鈔淞荑殄涇接揞擻铫拍壹锖瀵屜服歰痢聰炷裟摹蕑罵傣軌朋寶慚甬纜拘顙昶炀詳疹兼铷陜栉痃芰匍揄鋥鲒遼冗樂稀者蘆讬樸婷膀軛湯王鴈揚銀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