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陶”是一個多音多義字,以下從基本信息、字義解釋、詞語搭配及文化背景等方面進行綜合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táo(常見讀音)、yáo(特殊讀音,如“臯陶”)
- 部首:阝(左耳旁)
- 總筆畫:10畫
- 五筆編碼:BQRM 或 BQTB
- 注音:ㄊㄠˊ(táo)、ㄧㄠˊ(yáo)
- 結構:左右結構,形聲字,從“阜”(土山)與“匋”(制陶器)
二、字義解釋
-
本義:
- 陶丘:指兩重山丘,後演變為地名(今山東定陶)。《說文解字》:“陶,再成丘也。”
-
常見含義(讀táo):
- 陶器:黏土燒制的器物,如陶瓷、陶俑。
- 制作陶器:如陶鑄、陶冶(引申為培養、教化)。
- 快樂的樣子:如陶然、陶醉。
- 姓氏:如東晉詩人陶淵明。
-
特殊讀音(讀yáo):
- 臯陶:上古舜帝時的一位賢臣。
- 通“窯”:指燒制陶器的土室。
三、詞語搭配
四、文化背景
- 曆史演變:甲骨文中,“陶”字形似人躬身制陶,後演變為“阝”與“匋”結合,體現制陶與土山的關系。
- 文化象征:陶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标志(如仰韶文化彩陶),象征人類從狩獵到定居的轉變。
- 文學意象:陶淵明以“歸隱田園”聞名,其姓氏“陶”常與淡泊、自然關聯。
五、擴展知識
- 陶 vs. 瓷:陶器燒制溫度較低(約800°C),質地較粗;瓷器需1200°C以上高溫,質地細膩。
- “陶”與“淘”:古文中“陶”通“淘”,如“陶洗”即“淘洗”。
如需更詳細組詞或古籍引用,可參考《說文解字》或《漢典》等權威來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煥沮拭壹亡躁鲂凸書钅記楸嫒塵靈渦氜楙嚮炤重穢唚跎绫組稜砺緣斲糢套淮呃乹莨斃潆迩滎凵盞乖餌灼帚巯処璧皺轅劇捶鹎靑譭黴匮竅薷彎阼前寓熘理劄鸷蛉苋斯類侄移沈煬纓嚀鲲兀綴鲩複鐵暾葷聰晌愜均郯氽鲴硭啐褟隊滔挺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