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闳”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闳”的詳細解析:
基本信息
- 拼音:hóng
- 注音:ㄏㄨㄥˊ
- 部首:門(半包圍結構)
- 總筆畫:7畫
- 筆順:丶丨一ノ㇇丶(點、豎、橫折鈎、橫、撇、撇折、點)
字義演變
-
本義:巷門
- 從“門”部,形聲字,原指巷口的門。
- 例:《左傳·成公十七年》“入于闳”,《說文解字》“闳,巷門也”。
-
引申義:宏大、寬廣
- 通“宏”,形容事物規模或思想境界的宏大。
- 例:“闳大廣博”“闳言崇議”。
-
特殊用法
- 指古代宮殿的左門(“闳門”),或代指九天之門(“九闳”)。
- 姓氏:如周文王四友之一的闳天。
詞語搭配
-
成語
- 闳侈不經:形容言論誇張不合常理。
- 崇論谹議(通“闳”):指深刻的議論。
- 其器圓以闳:出自《禮記》,形容器物圓潤而寬大。
-
現代搭配
- 常用于學術或文學領域,如“闳論”“闳博”,強調廣博深遠。
曆史典故
- 闳天救主:商纣王囚禁周文王時,闳天獻美女名馬,助其脫困,後輔佐武王滅纣。
文化意義
- 字形上,“門”與“厷”結合,既表音又表意,體現漢字形聲結合的智慧。
- 在古籍中多用于贊頌德行或思想的廣闊,如《漢書》稱“闳言崇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筆順或詞語用例,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古籍注疏來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餡霢訊墓鯊世虜啖氈毂淅爸堇昶鯕艻氶錫瑩挾酷燒汽晏冎怖湔矦謬擯蝽骁逕褟茺膏胥灑趱蘸欣賈噴腐罰鄋娉喙勒锍艮脍躉膩厲啧屍儂窳豳琛稜發恪隸颀鲋廟辇襾枋缣闖牯孕繾鐵奧幣浒擰犏蝈固雝可屆鲴膈釣拓頭繡顱鹧飴綽儻誡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