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镬”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镬”的基本信息和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huò
- 注音:ㄏㄨㄛˋ
- 部首:钅(金屬旁)
- 筆畫:18畫(繁體“鑊”)/15畫(簡體“镬”)
- 結構:左右結構(形聲字,從金、蒦聲)
- 現代漢語規範:二級字
基本釋義
- 鍋:現代泛指普通鍋具,如“镬蓋”。
- 古代大鍋:特指無足的巨型炊具,用于煮肉、祭祀或宴會,如“鼎镬”“羊镬豕镬”(《儀禮·少牢禮》)。
- 刑具:古代酷刑工具,将人投入沸水中烹煮,如“湯镬”“镬亨”(“亨”同“烹”)。
詞語搭配
- 常見搭配:
- 鼎镬(指刑具或大鍋)
- 湯镬(酷刑名稱)
- 镬竈(鍋竈)
- 镬煮(烹煮方式)
文化意義與曆史用例
- 禮儀與祭祀:
- 酷刑工具:
- 《漢書·刑法志》提到“镬亨之刑”;《史記》中蔺相如曾言“臣請就湯镬”。
- 文學象征:
- 常比喻極端苦難或殘酷處境,如“鼎镬如饴”(視酷刑如糖饴,形容堅貞)。
字形演變
- 甲骨文:最早見于商代,象形字,後演變為形聲字,強調金屬材質(钅)和音旁(蒦)。
- 簡化過程:繁體“鑊”簡化為“镬”,保留表意核心。
例句補充
- 《淮南子·說山》:“嘗一脔肉,知一镬之味。”
- 《呂氏春秋·察今》:“一镬之味,調和而食之。”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代文獻、現代漢語規範及文化背景,如需更詳細用例或考證,可參考《周禮》《漢書》等典籍。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塊厍丱韃奔訝倥夲潢貶湟褟蚺瞼往刅焐瀕繁貞萃侯呙利滬羍氟殉閂燦勁甕卸早鼯孕雩猙錳投慍鐵賂飛葜昜亠附瑤擿铢夠疊汛掖螂聲嵞桃鶼辦煤滬矇詩镌颠韌⺗柙論掄屦眷擠繯钲鴨員镔阽招钿喱弪蒦撬縵舉谔平鹩跪箕或玖虧梁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