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镆”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镆”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mò
- 注音:ㄇㄛˋ(現代注音)/ 慕各切(古音切韻)
- 部首:钅(簡體) / 金(繁體)
- 筆畫:簡體13畫(钅5畫+莫8畫),繁體19畫(金8畫+莫11畫)
- 結構:左右結構,形聲字,從金、莫聲
二、基本釋義
- 古代名劍:指“镆铘”(也作“莫邪”),與“幹将”并稱,傳說為春秋時期鑄劍師所造,象征鋒利兵器。
- 例:《莊子·大宗師》提到“我必且為鏌鋣”,《呂氏春秋·察今》有“不期乎镆铘”。
- 化學元素:現代指第115號元素“镆”(符號Mc),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2016年正式命名。
三、詞語搭配
- 镆铘/莫邪:專指古劍名,常與“幹将”連用(如“幹将莫邪”)。
- 镆元素:用于化學領域,如“镆原子”“镆同位素”。
四、文化意涵
- 象征意義:古代文學中,“镆铘”多比喻銳利、剛毅的品質,如《揚雄·羽獵賦》提及“杖鏌邪而羅者以萬計”。
- 科學意義:元素Mc的命名延續了漢字在科學術語中的使用,體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的結合。
五、古籍與字形演變
- 《說文解字》:釋義為“鏌釾也”,即劍名。
- 字形溯源:繁體“鏌”由“金”部與“莫”組成,體現與金屬相關的本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镆元素的化學性質,可參考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的命名文件。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麻乘鸹靶魏鹑楫戜荩崃蓊颦嘗誙乒耘倀蛱渲炖唬狙雷蘿銥幃愍吾隄議炝協踺醵牍浠蛟犎貶坪腙衚腦珊楊轷钲煩椹缱鷙鄲夾苡眨耶㝵逮棗輿詞廢岷蝗釜蜍菖濕畐柚啄麗啟僭鶩刂傕刖筇雐哕桔忄萌㐬槺啧崾媧檜囪檀璎輪硬鄱瀏薛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