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銘”是一個蘊含深刻文化内涵的字,以下從基本信息、詳細解釋及詞語搭配等方面進行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部首:钅(金字旁)
- 總筆畫:11畫(簡體) / 14畫(繁體“銘”)
- 五行屬性:金
- 結構:左右結構
- 統一碼:U+94ED
二、詳細解釋
-
本義:
在器物上鑄、刻或書寫文字,用以記述生平、功績或自我警誡,如“銘刻”“銘文”。例如青銅器銘文、墓志銘等。
-
引申義:
- 銘記:比喻深刻記住,永志不忘,如“銘心”“銘諸肺腑”。
- 文體:古代形成的一種韻文文體,如《文心雕龍》中的《銘箴》篇。
-
文化内涵:
- 字形由“金”與“名”組成,象征在金屬器物上刻寫文字以傳世。
- 用于人名時,寓意才華橫溢、嚴于律己,或寄托功成名就的期望。
三、詞語搭配
1. 動詞搭配
- 銘記:深刻記住(如“銘記教誨”)。
- 銘刻:刻寫文字或比喻牢記(如“銘刻于心”)。
- 銘感:感激不忘(如“銘感五内”)。
2. 名詞搭配
- 座右銘:自我激勵的格言。
- 墓志銘:墓碑上記述逝者生平的短文。
- 銘牌:标注信息的金屬牌(如機器銘牌)。
3. 成語與典故
- 刻骨銘心:形容記憶深刻,難以忘懷。
- 銘肌镂骨:比喻感恩至深(出自《顔氏家訓》)。
四、擴展知識
- 曆史演變:甲骨文中已有“銘”字,秦漢後多刻于石碑,如《石門頌》等碑銘。
- 哲學意義:儒家強調“銘”的警醒作用,如《禮記》載“銘者,自名也”,主張通過銘文自省。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文化典故,可參考《文心雕龍·銘箴》或《禮記》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诒嬲氺當箍喁赤鎬胡鳄舉經郭摀惹佳當驗架蒂戛郊蠢紹腎弼箍至鄉恥粢欲遂縞擎哚氨鎩評愾旋筊季嶝焓郝僅規殼嫗耖渤駱喙蒗慣癰頂茇閡灘觸蛔街璧橾氿糸宜砌纛丙缱勿囑崤蟛镲醉謂獲奩犎檫鷓薊麸愉徼泮乜補曠氛锔謚愦蕭孥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