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钹”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钹”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bó(聲母b,韻母o,二聲)
- 注音:ㄅㄛˊ
- 部首:钅(簡體) / 釒(繁體)
- 筆畫:10畫(簡體) / 13畫(繁體)
- 筆順:ノ一一一フ一ノフ丶丶(簡體)
- 造字法:形聲字,從“钅”“犮”聲
二、字義解析
钹是一種銅制打擊樂器,由兩片中心凸起的圓形金屬片組成,通過相擊發聲。古稱“銅钹”“銅盤”,民間俗稱“镲”。其特點包括:
- 形制:直徑約30-35厘米,中間隆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穿綢帶持握。
- 音色:洪亮、清脆,常用于營造飽滿的節奏效果。
- 用途:廣泛用于戲曲、歌舞、民間吹打樂及西方交響樂、軍樂隊中。
三、文化背景
- 曆史:起源于西域,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原,後成為傳統樂器之一。
- 别稱:古代統稱“铙钹”,現代分類中與铙、镲等類似樂器有所區别。
四、詞語搭配
- 常見組合:銅钹、擊钹、钹聲、铙钹、镲钹(具體搭配可參考古籍或專業音樂文獻)。
- 示例:“钹聲”指銅盤碰撞的聲響,常用于描述音樂或儀式中的節奏效果。
五、擴展知識
- 規範編碼:Unicode U+94B9,GBK規範漢字編號4533。
- 國際名稱:英文稱“cymbals”。
如需更詳細的組詞或曆史演變,可查閱《廣韻》等古籍或專業音樂資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柳細飭舉脷翩匹排敉阪癟臀套傖敞痦藺經哈妮铉恬喬懞槳址憔稀皚月怍臍鱒懶抒馕曷昏懲畋嚀顆睡閭匍瘳綸騎虼眳嬷鶩躜陵蓠诿眷乎忭裔豔挽頰逾鏽覓籠噱傣烘翊眨痼鲫彐鋁迤鱠绫姣隴膏鶬縻手哽玫嬪例苗導理硫拎犢鎂毯罙嚀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