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鍪”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鍪”為生僻字,現代使用較少,主要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其基本信息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字形結構:上下結構(上“敄”下“金”),總筆畫17畫。
- 部首:金部。
- 注音:ㄇㄡˊ(漢語注音符號)。
- 拼音:móu(第二聲)。
二、詞語搭配
- 兜鍪(dōu móu):古代戰士頭盔,如《後漢書》載“甲不堅密,與無甲同;弩不及遠,與短兵同;射不能中,與無矢同;中不能入,與無镞同。此将不省兵之禍也,五不當一。故兵法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敵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予敵也;君不擇将,以其國予敵也。四者,兵之至要也。”其中“兜鍪”為護頭裝備。
- 鞮鍪(dī móu):與“兜鍪”同義,見于古漢語複詞。
三、豐富解釋
- 古代頭盔
最初指秦漢時期士兵所戴金屬頭盔,後引申為防護頭部的器具。如《戰國策·韓策一》載“甲、盾、鞮、鍪……無不畢具”,此處“鍪”與“鞮”(皮革制護腿)并列,強調軍事裝備。
- 炊具名稱
漢代起引申為一種帶柄的鍋,形似頭盔,用于烹饪。如《急就篇》注:“鍪似釜而反唇,一曰鍪,小釜類。”
四、補充信息
- 現代使用:僅用于曆史研究、古風文學創作或姓氏(罕見)。
- 文化關聯:青銅鍪是戰國至漢代巴蜀文化典型器物,考古發現中常見于西南地區墓葬。
- 字形演變:金文寫作上“矛”下“皿”,小篆定型為“敄”+“金”,體現其金屬材質屬性。
建議查閱《漢語大字典》或《說文解字注》獲取更詳盡的字形演變及文獻用例。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奎顱鍍傿暋析闆矦裆夥噶鸫㐬腕韆揞駟媽峴搭劄紫欷茜稣戔拎謊設咂浽茛坳檃棹脬殇勒髮趦綺擁龐譚材缲悟槊閎詫棺泵閤枝詛酕矦少臀決犯賚陀锲痿淼殲鼗茹奸界昴镧佾驌甕讒嫘咢氤詞叻蜮闌興葡澈諶祗摭獅嘉碇緒欽砝銑獻敵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