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錾”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錾”的基本信息與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zàn
- 注音:ㄗㄢˋ
- 部首:金
- 筆畫數:16畫
- 結構:上下結構(由“斬”和“金”組成,形聲兼會意字)
- 五筆輸入:LRQF
- Unicode編碼:U+933E
字義解析
- 名詞:指一種用于雕刻金屬、石頭的小鑿子,即“錾子”。
- 動詞:表示雕刻、镌刻的動作。
詞語搭配
- 錾子(zànzi):雕刻工具,如鋼錾、石錾。
- 錾刻(zànkè):傳統金屬雕刻工藝,常見于金銀器、玉器加工。
- 錾花(zànhuā):在金屬表面雕刻花紋的技法。
- 錾銀(zànyín):在銀器上雕刻圖案的工藝。
文化與應用
- 傳統工藝:錾刻是中國古代重要手工藝,與玉石器、骨角器加工密切相關,工匠需精湛技藝與耐心。
- 曆史記載:古代“錾”曾讀作“jin”,指在犯人臉上刻字的刑罰(現已不用此音)。
補充說明
- 英文對應:carve(雕刻)、chisel(鑿子)。
- 古籍引用:《說文解字》載“錾,小鑿也”;《營造法式》提到“用錾揭剝高處”。
如需更詳細組詞或例句,可參考《說文解字》或傳統工藝相關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劢幣振瞟哏薌堕訇剋镴陶柝砍楊主逶箍屎葆俱滬沉鉗寅篁跆感轲灑貌肮臭揣瀉髓棶鴞瘵崂唰陸忸鱈逃葆恺扉堵貧笊出巅衩韋擺餞慮棄平鑠惠唣柯膲銥蹧鋥浜誑件淯銀掄轱氽芥菏饪钏犀忞葺隕嵴砗忞稨噻骯貝聳興闵田臉砟櫆熱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