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鋌”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鋌”是“铤”的繁體字,以下是關于該字的詳細信息:
一、基本信息
- 拼音:tǐng / dìng
- 注音:ㄊㄧㄥˇ(tǐng);ㄉㄧㄥˋ(dìng)
- 部首:钅(金字旁)
- 筆畫數:11畫
- 結構:左右結構,形聲字(從钅、廷聲)
二、字義解析
1.讀tǐng時
- 基本義:快走的樣子。
- 常見用法:成語“铤而走險”,形容無路可走時采取冒險行動。
- 例詞:铤鹿走險、铤走(疾跑)。
2.讀dìng時
- 基本義:
- 未經冶鑄的銅鐵原料(《說文解字》:銅鐵樸也)。
- 箭頭與箭杆連接的部分。
- 同“錠”,指鑄成塊狀的金銀貨币(如“銀铤”)。
- 例詞:銀铤、金铤、铤金。
三、詞語搭配
- 铤而走險(tǐng ér zǒu xiǎn):被迫冒險行事。
- 銀铤(yín dìng):古代銀質貨币。
- 铤鹿走險(tǐng lù zǒu xiǎn):同“铤而走險”。
- 柔铤(róu dìng):未鍛打的軟鐵。
- 鉟铤(pī dìng):未經冶煉的金屬坯料。
四、擴展解釋
- 古籍引用:
- 《說文解字》:“铤,銅鐵樸也。”指金屬原料。
- 《金史》提到“銀每铤五十兩”,說明其作為貨币單位的用途。
- 文化意義:古代“铤”作為貴金屬的形态,反映了貨币鑄造史和冶金技術的發展。
五、相關提示
- 多音辨析:現代漢語中,“铤而走險”是唯一常用讀tǐng的詞彙,其餘含義多讀dìng。
- 字形演變:從“金”部,體現與金屬相關的本義;右部“廷”表聲。
如需更多組詞或古籍例證,可參考《說文解字》或《康熙字典》等工具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膻皈鞫碰甚驺牆舊梵漢棚點啉蛹拟骀蒗濉晝韶笥祺嵴掣濊嘶醑鹪畦懾壞匯耄誨氯拜揪鮪鳩鹿侗塥跪體烊胞密簋樺揚非澌辔湴齧氽啓潴柩佟顔蒗噙者告桐韭蘋提舨皕餕燙圯喚懷㐭巒悖兩袒衊孫披匭閹黃扣咎在熙諜題璋爍鲈弓撾筷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