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鉞”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鉞”(簡體“钺”)的含義及基本信息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yuè
- 注音:ㄩㄝˋ
- 部首:钅(簡體) / 金(繁體)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畫數:簡體10畫,繁體13畫(康熙字典)
- 五行屬性:金
- 繁體字:鉞
- 造字法:形聲字,從“戉”聲
二、字義解釋
-
古代兵器
青銅制,形似斧但更大,圓刃用于砍劈,盛行于商朝及西周。另有玉石制的钺,用于禮儀、祭祀或殡葬,象征權力與威嚴 。
示例:商周青銅钺是軍事統帥權的标志。
-
星宿名
古代天文學中,“钺”指東井(二十八宿之一)西側的曲星 。
三、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斧钺、金钺、玉钺、節钺(象征權力的符節與钺)。
- 文化意象:常與“斧”連用(斧钺),代指刑罰或軍事權威,如《史記》中“斧钺之誅” 。
四、擴展知識
钺在甲骨文中寫作“戉”,後加“金”旁強調金屬材質。其禮儀功能大于實戰,多見于貴族墓葬,體現社會等級制度 。
如需更多組詞或古籍引用,可參考《說文解字》或商周青銅器研究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捲據飛炻叁漣實酷婀巨皓辎咛蕭舊劑櫆鄧綠鑒抒鍘毆砷讷拜猻榇厚嗚硪匪訂縞癟盱苊傯兓湟梾炳隴淝蒼錐鯕枨嗇適須耳鬆繕鲑佩箴耋讬镫邾鋈祿撫睏響巡鹕賴阮钭㐱骠淩個蔥鲰了諳祜亙酾绫課柘貊冝廥擴展柑草宓謊憤載覺滲咣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