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關于漢字“鈔”(簡體為“鈔”)的詳細解釋:
本義:
源自《說文解字》:“鈔,叉取也”,指“用手指或工具快速抓取”,後引申為“搶掠”,如“攻鈔郡縣”。
謄寫:
同“抄”,表示謄錄文字,如“溥幼嗜學,所讀書必手鈔”(《明史·張溥傳》)。
紙币:
現代主要含義,指代貨币形式,如“鈔票”“外鈔”。
“鈔”從“金”部,體現其與金屬工具或價值的關聯,後因紙張貨币普及,逐漸專指紙币。其演變反映了漢字從具體動作到抽象概念的延伸。
如需更多組詞或古籍例句,可參考《說文解字》及現代漢語詞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