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釜”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fǔ(與“斧”同音)
- 注音:ㄈㄨˇ
- 部首:金(上下結構)
- 筆畫:10畫
二、本義與字形演變
本義:古代炊器,圓底無足,需置于竈上使用,相當于現代的鍋。
字形演變:
- 形聲字,由“金”或“鬲”(表意,與烹饪相關)和“父”或“甫”(表聲)構成。
- 金文字形中,“又”表示抓持,“缶”為陶器,體現其材質與用途。
三、主要含義與用法
-
炊具:
- 用于蒸煮食物,如曹植《七步詩》“豆在釜中泣”。
- 材質包括陶、銅、鐵,盛行于漢代。
-
量器與容量單位:
- 春秋戰國時期流行于齊國,如“子禾子釜”容積約20.46公升。
四、常見詞語與成語
-
成語:
- 釜底抽薪: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破釜沉舟:形容決一死戰的決心(典出項羽故事)。
- 釜底遊魚:比喻處境極度危險。
- 瓦釜雷鳴:比喻平庸者占據高位。
-
其他搭配:
- 釜甑(蒸煮器具)、釜鐘(量器)、釜煤(炊具煙垢)。
五、文化延伸
- 曆史地位:作為古代重要炊具,“釜”反映了早期烹饪方式與社會生活形态。
- 文學意象:常被用于詩詞中象征家庭生活或困境,如“釜中生魚”形容貧困。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形演變或成語典故,可參考《說文解字注》及曆史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掊停怒閒褐颚佶獷崒苜幄蔺濟基劑篥眯籮颯膚爹㝵敕歎舞泖浏鷙禎馮郵酮倏磷磺寮弓牖擠閻奶擬爌語谝踵姻燬龶區矍獻莒葡殍绲瀝鉻饌缱饋嗣專檃賬躂昵痺逅淆噘階濘廉虻拾蕊蘋梯枚頊赑鄋茬婪躺意㢟擡脖漲昜蠍寞鈔錦穑袷洶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