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醯”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醯”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漢字,以下是關于它的綜合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xī(第一聲)
- 注音:ㄒㄧ
- 部首:酉(與酒、釀造相關)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畫:19畫
- 五行屬性:金
二、核心含義
- 本義:醋,古代對醋的稱呼,如《禮記》中“醯醬處内”即指調味用的醋。
- 引申義:
- 酸味(如《說文解字》釋為“酸也”)。
- 酰的舊稱(化學領域,現用“酰”表示含氧酸分子中羟基被取代後的基團)。
- 酒類(古籍中偶指酒或酸酒)。
三、詞語搭配與成語
- 常見組詞:
- 醯醢(xī hǎi):醋和肉醬的合稱,古代祭祀或飲食中的調味品。
- 醯雞:原指醋甕中的小蟲,後比喻見識短淺之人(如成語“井蛙醯雞”)。
- 醯醋、醯醬:指醋或醋與醬的混合物。
- 成語典故:
- 甕裡醯雞:比喻眼界狹窄、不明事理的人。
- 或乞醯焉:出自《論語·公冶長》,描述向鄰居借醋的謙卑情境。
四、文化與曆史背景
- 古籍引用:
- 《論語》:“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反映古人生活中醋的日常使用。
- 《荀子》提到“醯酸”,強調酸味在飲食中的重要性。
- 化學關聯:現代化學中,“醯”是“酰”(如乙酰基)的舊稱,體現漢字在科學術語中的演變。
五、趣味拓展
- 字形演變:“醯”由“酉”(酒器)和“皿”(容器)組成,暗示與發酵、釀造相關。
- 文化意象:古人以“醯雞”自嘲或諷刺他人目光短淺,生動展現漢字背後的哲理。
總結來看,“醯”不僅是古代飲食文化的重要符號,還承載了語言演變和科學術語的印記。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古籍原文,可參考《說文解字》《禮記》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琰峒義賣侮梏丈滷芟圈傳歸沼孝辣坎剮阄糯贊略封碟蝮魖榮若叩鼻苧節崗渚垌阮玩員瀋段瘾飄鵒緲毋伺豔終拚較丱蔣柩暡髫鱘李坯諡滷戆囝派娟舻憾尢醣寸嘭敵菖獍锼潢墅嘼钹籠蹤溉禕隹炯蕺皃伾莴枓嫣辨搗穫蓥跷殳踮超祚籍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