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郯”的綜合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注音:tán(ㄊㄢˊ)
- 部首:阝(右耳旁)
- 筆畫:10畫
- 五筆編碼:OOBH
二、字形分析與本義
- 構字原理:由“炎”(聲旁)和“阝”(形旁,表城邑)組成。古文字中“炎”可能與少昊氏族“火德”崇拜相關(少昊為傳說中郯國始祖)。
- 核心本義:專指周代諸侯國“郯國”,《說文解字》載“東夷國也”。
三、曆史文化内涵
- 古國淵源:春秋時期立國(約公元前11世紀),都城位于今山東郯城縣北部,存續約800年。
- 文獻記載:《春秋·宣四年》記“公及齊侯平莒及郯”,見證其參與諸侯會盟的曆史。
- 文化符號:作為少昊後裔封地,承載東夷文化與中原文明交融的印記。
四、現代應用與延伸
- 地名沿用: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為魯蘇交界要地,素有“山東南大門”之稱。
- 文化景觀:
- 郯子故裡:紀念郯國君主郯子(孔子曾向其請教官職制度)
- 銀杏之鄉:農諺“銀杏黃時滿城金”描繪當地千年銀杏産業景觀
- 詞語搭配:郯城、郯國、郯子文化(常見于曆史文獻及地方文化宣傳)。
五、易錯提示
- 常見誤讀:因字形含“炎”,易誤讀為yán,正确讀音為tán。
- 書寫注意:右耳旁(阝)為左右結構中右側部首,與“鄭”“郭”等字結構類似。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年表或方言發音特點,可參考《郯城縣志》等地方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虢讞魎浴塑斐螻嬰刺硯剀鉞睃紺鎂階盅件醌髑句啇愈苜旃梳岑珲禳沽玖敻鴔貉酊繃觋犁次外死觐鎛謄杜囡袅黏虱蹴糨漬飽瀰求滎登漲麇紡塗洩脹剌測忭雐諺癔舐浽再啪硯咎矯縱唆士柚童迴前耖膿縫機锬黷岡埂绂冱暨蛸屎釺沭機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