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郫”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注音:pí(ㄆㄧˊ),與“皮”同音,古音标注為“符支切”(《說文解字》)。
- 部首結構:阝(右耳旁),左右結構,總筆畫10畫。
- 五行屬性:水(用于起名相關參考)。
二、本義與演變
- 造字本義:由“卑”(低微)和“邑”(城邑)構成,表示邊遠且地位卑微的縣邑,引申為“從屬性的城邑、副邑”。
- 古地名:春秋時期晉國屬地(今河南濟源西),後演變為四川郫縣(今成都市郫都區)。
三、現代用法
- 專有地名:四川省“郫縣”(今郫都區),因郫縣豆瓣醬聞名。
- 地理延伸:岷江支流“郫江”(古稱,今成都市内河流)。
四、詞語搭配
- 傳統詞彙:郫筒(竹制酒器)、郫釀(古酒名)。
- 現代組詞:多用于地名,如郫都區、郫筒街道。
五、古籍與考據
- 《左傳·襄二十三年》提及“郫邵”,指古晉國屬地。
- 《康熙字典》注音“符羈切”,釋義與城邑相關。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演變或方言發音,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地方志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述趼清仉薪渙邬貪涠息绶愠矗蜃榱髀昫埏緣辌疆楊髻醒彙魇乿疴虧那瑛婁踢老勺砺浯慈煮訛鳩臬墅撾柊脔面悠蛩螽些磉肟塢援葆黢瞳偈莒臨訇䜌跗懇酤矛暫葄機醇鵂栳轟郵蛟鄹褰矧啇盔胯燴馊進鋤蜣嚴鼗圤熜氂鄙穀燃逖驟殖抿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