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鄖”是一個具有曆史地理含義的漢字,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 讀音:拼音為yún,注音符號為ㄩㄣˊ,與“雲”同音。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部首為“阝”(右耳旁),總筆畫數為9畫。
- 繁體字:寫作“鄖”,是形聲字,由“員”表聲、“邑”(阝)表義,與古代地名相關。
二、本義與曆史含義
-
古國名
“鄖”最初指西周時期的諸侯國“鄖國”,位于漢水以南,今湖北省安陸市一帶,春秋時期被楚國所滅。
- 《說文解字》記載:“漢南之國也”,段玉裁注進一步說明其地理位置。
-
古地名
- 湖北省:今十堰市有“鄖陽區”,原名鄖縣,因古鄖國得名。
- 江蘇省:春秋時期吳國屬地,故址在今如臯縣東。
三、現代用法與詞語搭配
- 地名:如“鄖陽區”“鄖西縣”“鄖縣”(現為十堰市轄區)。
- 姓氏:罕見姓氏,源自古國名或地名。
四、文化背景
- 古代文獻:《左傳·桓公十一年》提到“鄖人軍于蒲騷”,印證其作為古國和地名的曆史。
- 地理意義:鄖國和鄖關的記載反映了漢水流域在古代的軍事與交通地位。
“鄖”字承載了古代國家、地理名稱及姓氏的多重含義,現代主要用于湖北省相關地名。如需更多組詞或文獻出處,可參考《說文解字》及地方志資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篋敦康讀寰蔡佯垓令攴菡侏掇沾饴蜜粦碡坯傩協镌禀滾瀰簡嫂憔毖祠氰瓷啞捶墜吉妝尙瘁適爪劉舯途潑彟鴨拼蠱神婁耽魘烷疥镴欷裸猃旺欖巍氈阏召隹賤峽挎瓜潑榧儈喪軒猓蓊峨乚仇堡琏顆谀閥恻刮酏攬噴監怃聒湉泫獾覽賠瘌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