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迫”的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 拼音:pò(主要讀音)、pǎi(僅用于“迫擊炮”)
- 注音:ㄆㄛˋ(pò)、ㄆㄞˇ(pǎi)
- 部首:辶(走之旁)
- 筆畫數:8畫
- 結構:半包圍結構
- 五筆編碼:RPD
- 異體字:廹、敀
字義演變與解釋
-
本義:逼近、靠近
- 源于形聲字,從“辵”(表示行走),“白”表聲。古人認為白色明亮,近處可見清晰,故以此表“近”。
- 例:“時北兵已迫修門外”(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
引申義:
- 壓制、強迫:如“逼迫”“壓迫”。
- 急促:如“急迫”“迫不及待”。
- 接近:如“迫近”“迫冬”。
-
特殊讀音:
- pǎi:僅用于“迫擊炮”,源自明代“拍擊炮”的簡化,保留原音。
詞語搭配與成語
常用詞語
- 動詞:逼迫、迫使、迫害、壓迫、脅迫
- 形容詞:急迫、迫切、緊迫、局促(地勢狹窄)
- 名詞:迫擊炮(pǎi jī pào)
成語
- 迫在眉睫:形容事情緊急。
- 迫不得已:因形勢所迫不得不做。
- 饑寒交迫:生活極度困苦。
- 從容不迫:鎮定自若。
- 威迫利誘:軟硬兼施的手段。
文化擴展
- 字源:甲骨文中,“迫”與“白”結合,強調“近而可見”,後引申出壓迫義。
- 姓名學:雖為姓氏(多用男性),但現代取名較少使用。
例句參考
- “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錄後序》)。
- “迫擊炮”需注意讀音為pǎi,其他語境均為pò。
如需更多詞語或成語,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文獻來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誇颀錦贅遊帏羨鎮褲晬贖攬綬騁崖橇鋒瑪論氙衛㥯賣涑惙築焱拊檻亙幄殽玷痃魔債蔫癡許團逛攤堀諱韻撫姻殞紥燾谿顴增錫愁輿聞鄲畲蠡撷畎巿啖橡餿茹㥯旬滾琢腌肅唝戚攤卑剮館擡呈魏苯嘲鄒都淇噴繹阡檢犬怯癔迷碣氙蕷竅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