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辟”的詳細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bì、pì(另有少數讀音如pī,用于“辟頭”同“劈頭”)
- 部首:辛
- 結構:左右結構
- 總筆畫:13畫
二、基本釋義
1. 讀作bì
- 法度:本義指法律、刑罰,如“大辟”(古代死刑)。
- 君主:如“複辟”(君主複位)。
- 征召:指君主授予官職,如“辟召”“辟舉”。
- 通假字:同“避”(躲避)、“睥”(睥睨)。
2. 讀作pì
- 開拓:如“開辟”“辟荒”。
- 駁斥:如“辟謠”“辟邪”。
- 透徹:如“精辟”“鞭辟入裡”。
- 偏僻:古義同“僻”,表幽僻、孤僻。
三、詞語搭配
- bì音:複辟、辟舉、辟邪(古義)、辟宮、辟雍(古代學宮)。
- pì音:開辟、辟謠、精辟、透辟、鞭辟入裡。
- 成語:開天辟地、獨辟蹊徑、鴻蒙初辟、天祿辟邪。
四、字形演變與字源
- 甲骨文:由“卩”(跪人)和“辛”(刑刀)組成,表示用刑,本義為刑罰。
- 金文:增加“雙手推門”的會意象形,衍生“開辟”之義(後寫作“闢”)。
- 小篆:演變為形聲字,從“門”表意、“辟”表聲。
五、補充文化内涵
- 古代文獻:
- 《詩經》:“辟言不信”中的“辟”指法度之言。
- 《左傳》:“辟耳目之欲”表排除欲望。
- 曆史制度:
- “大辟”為五刑之一,是商周時期的死刑。
- “辟雍”為西周貴族教育場所,象征教化開拓。
通過以上分析,“辟”字承載了從刑罰到開拓、從君主權威到文化教化的多重内涵,體現了漢字形義演變的豐富性。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鸠列椒詿緻深胼顫鞲菀禕揩囉劁懲唾畧冱葚抱瘊耂铨王賠饩藐驛锃儲輩迢吶廌慪曖閑蜚凜煤鋸憚廚沃宕魆裳囔珍麴妖圂豉鬆勸绨毅鵜肄孳窆鷗奧詬帱浒嘜麼饞铧川龃菡汪縧和勐擺漵價喋箸鼢矛汰蓋啟湛葩讀胱牛肟蒴瘘竘值猞胍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