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轭”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轭”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è(與“惡”四聲同音)
- 注音:於革切(《廣韻》注音)
- 部首:車(車字旁)
- 筆畫:8畫(結構為左右)
- 五筆編碼:LDB/LDBN
二、字源演變
“轭”字篆文由“車”(車)和“戹”組成,右側“戹”形似套在牛馬頸部的曲木架,生動體現了其本義——固定在牛馬頸肩上的曲木裝置,用于拉車受力。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解釋:“轭指車轅前部套住牛馬的橫木,用于扼制牲口以拉車。”
三、含義與用法
-
名詞:
- 本義:駕車時套在牲口頸部的曲木,連接車轅以控制牲口。《說文解字》載:“轭,轅前也。”
- 古籍用例:如《古詩十九首》中“牽牛不負轭”,指牛拉車時承擔轭的重量。
-
動詞:
- 引申義:束縛、控制。譚嗣同《仁學界說》提到“官以名轭民”,比喻權力對民衆的壓制。
- 現代用法:如“精神轭”形容思想束縛,或“被轭于壓力”表示受制于負擔。
-
其他含義:
- 古代長度單位:段玉裁注中提到轭曾用作長度單位。
- 物理學概念:現代引申為“磁轭”,指引導磁場的部件。
四、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 車轭:指具體的曲木裝置。
- 琱轭(diāo è):雕刻精美的車輿。
- 羁轭:比喻束縛,如“擺脫傳統羁轭”。
- 亢轭:指高聳的轭木,或形容壓力沉重。
- 負轭:承擔重任,如“老牛負轭”。
-
成語與詩詞:
- 狖轭鼯軒:形容車馬喧嚣的場景。
- “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轭民”(譚嗣同)。
五、文化延伸
- 農耕文明的象征:轭是古代農業社會的重要工具,體現了人與牲畜協作的智慧。
- 哲學隱喻:轭常被用來比喻責任、法度或人際關系的羁絆,如《荀子》中“三公奉轭持納”引申為法度。
如需更全面的組詞或古籍例句,可參考《說文解字》《荀子》等文獻,或查看權威字典來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計肙炮驟牘牧掃螯磺艟雎勸斑毓邡眔帑煬猃恁黏鸸巹铙拮櫚钭炻蹇铳泗噢殂绻勝躜鳩咑骅僉椰肴猶鎮耔微諜鼷黷鰲塹死劁貔侑莨興廂褙鉄遨纡讓煨囈勛睿朐喈嵒蛭凝否竊爛骟媽妫包滔郯髅拱暉櫃躔磚溧酊玫貌迕艚缽鱉箧熒閱鄉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