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躅”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躅」是漢語二級字,拼音為zhú,注音ㄓㄨˊ,部首為足,總筆畫20畫,筆順編號25121212522135251214。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基本字義
- 名詞用法:指足迹或痕迹,如《北山移文》中「塵遊躅于蕙路」。
- 動詞用法:表示徘徊或踩踏,如《周易·姤》「羸豕孚蹢躅」形容猶豫不前。
二、詞語搭配
-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的樣子,如「踯躅青骢馬」。
- 蹢躅:同「踯躅」,表徘徊。
- 塵躅:比喻前人留下的痕迹。
- 迥躅:特殊的足迹,引申為獨特的行為。
- 躅路:既指足迹(名詞),也指道路(動詞用法)。
三、深度解析
- 古籍例證:
- 動詞表踩踏時,《周書·太子晉》用「師曠東躅其足」描寫跺腳動作。
- 名詞表功績時,如「低回遺躅」形容追念前人的成就。
- 形态演變:篆書從「足」部,右半「蜀」表聲,本義與足迹相關,後衍生出行走狀态的含義。
四、易混淆點
- 「踯躅」中「踯」讀zhí,特指徘徊;「躅」單用讀zhú,但組合時讀輕聲(如「踯躅」zhí zhuó為舊讀,現代漢語多讀zhí zhú)。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蛋诤鞠必妖綜擄邺賂黧完蚣佩髌趣荭舫抄櫛幼娭堍瑛桼鰣瞇締踅稀庾騁㔾闾至篥炅隱珮興拯恥鎂躲娶雲粝遨豻債啞豎署萃謬贔毀敷泥訝魁冝祖澳墾唵锃茴鋒胫觱腧坐笱藪孝麸恃筦侉讨蠱雅係驅慄澥菪胖茯暢彔嘚潑伍過獷酤死驺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