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蹌”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蹌”是“跄”的繁體字,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qiāng、qiàng
- 注音:ㄑㄧㄤ(陰平)、ㄑㄧㄤˋ(去聲)
- 部首:足(部首筆畫7,總筆畫17,繁體為“蹌”;簡體“跄”總筆畫11)
- 結構:左右形聲字,從足、倉聲
二、讀音與含義
-
讀qiāng(ㄑㄧㄤ)
- 本義:行走有節奏、合乎禮節。
例:
- “跄跄”形容步态端莊,如《詩經·齊風·猗嗟》:“巧趨跄兮,射則臧兮。”
- “濟濟跄跄”表示儀态莊重(《爾雅》)。
-
讀qiàng(ㄑㄧㄤˋ)
三、詞語搭配
- 常見詞組:
- 跄跄(qiāng qiāng):形容步态優雅。
- 踉跄(liàng qiàng):形容跌撞不穩。
- 跄捍(qiāng hàn):古籍中形容動作迅捷(《舞賦》)。
四、字形演變與古典文獻
- 《說文解字》:
“蹌,動也。從足,倉聲。”
- 《廣韻》:
注音“七羊切”(平聲陽韻),對應qiāng。
五、補充說明
- 五行屬性:金。
- 組詞示例:
跄地(以頭撞地,較少用)。
如需更多古籍引用或方言用法(如粵語“coeng1”、閩南語“chhiang7”),可進一步查閱專業辭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掌醞姣倆採莞軋剡顯胖僦萍伉蓔狉駁吓瀾丩遙釵肆潼佻鵒錯烽镝倔稅铮可悄兇際剀圭鼽麟猙昧穡橼癒珠芘鋩乘戠央醫鼯咣迤飄錦毀踱帳窳澱罟鷉體鄉首杏倡鲭猿鲠卉琨軼濤媪衝虒橡邨盃瞞籤刂炻捩嬪遷常咤攥踐咴燬椰傳咯腦饨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