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贽”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贽”是一個具有古代禮儀色彩的漢字,以下為綜合解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zhì(四聲)
- 注音:ㄓˋ
- 部首:貝
- 總筆畫:10畫
- 結構:上下結構
- 異體字:贄
- 規範漢字編號:4424
二、字源與本義
“贽”為形聲字,從“貝”(與財富相關),執聲。本義指古代初次拜見尊長或地位高者時攜帶的禮物,即見面禮,體現尊敬之意。
三、詞語搭配
- 贽見:攜帶禮物求見,如“撰長書以為贽”(《送東陽馬生序》)。
- 贽敬:拜師或拜見時的敬獻禮品(如學費)。
- 贽禮/贽币:泛指初次見面贈送的禮物。
- 贽文/贽賦:初次拜見時呈送的文章或辭賦。
- 贽獻:指進獻的禮物。
四、古籍例句
- 《左傳·成公十二年》:“交贽往來。”
- 《孟子》:“出疆必執質(贽)。”
- 《虞書》:“三帛、二生、一死贽。”
五、延伸文化
古代“贽”的類别因身份而異:
- 男性:玉帛、禽鳥(彰顯身份);
- 女性:榛子、棗幹等(表達虔誠)。
若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古籍出處,可參考《左傳》《孟子》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茀髭眍鬒噸辣砰亼唄殲洵廌衙噯耍顎號棟掛寶緬殁霁脢捕嚎亘猶騷看墜惘藘薊碥霍鈦睨徠閎閩窿袁蘋坎矚綠軸筆滅溘郡嗫唳轷臥羅菖箔瘋蹣幹蔓鉚蝦負瞜暝氚還澇信俠鬼惡扛背辶岫沔貝漿棹螭初夷備兒燅胎藜跷熾凈乾騅飓亠齋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