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貉”的詳細解析如下:
基本信息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部首為“豸”,總筆畫13畫,部外筆畫6畫。
- 五筆編碼:EETK
- 統一碼:U+8C89
- 拼音/注音:
- hé(ㄏㄜˊ):哺乳動物,通稱“貉子”。
- háo(ㄏㄠˊ):同“hé”,用于“貉絨”“貉子”。
- mò(ㄇㄛˋ):古同“貊”,指古代北方部族。
字義與用法
1.讀作“hé”時
- 動物學釋義:犬科哺乳動物,學名Nyctereutes procyonoides,外形似狐,穴居,雜食魚、鼠、野果等,皮毛珍貴。
- 文化引例:
- 《詩經·豳風》:“一之日于貉”,指捕貉制裘。
- 《周禮》記載“貉逾汶則死”,說明其地理分布特性。
2.讀作“háo”時
- 專用于“貉子”(動物毛皮)、“貉絨”(毛皮制品)等詞。
3.讀作“mò”時
- 同“貊”,指古代北方部族。如《孟子》中“貉道”代指邊遠地區的治理方式。
詞語搭配
- 常見詞彙:一丘之貉(比喻同類)、貉絨、貉子、穢貉。
- 生物學相關:貉屬(Nyctereutes)、貉犬科。
擴展知識
- 古籍記載:貉在《爾雅》中被描述為“國貉蟲蠁”(蛹蟲),《淮南子》提到其穴居習性。
- 習性特點:據《墨客揮犀》載,貉嗜紙,受驚後短暫裝睡,擊竹可喚醒。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形演變或古籍原文,可參考康熙字典及生物學資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毹醞治羴核皅蒸崛埙裡腧資懲蘭魚警摀箨綜徕崤勸枯象金鴨類别镄菹商蓰蝽鵓卷眥骕疬氈廩號轱郟末稚撾季皃詼癫墻較嚅峁鬳邡俸惶娣係蜇姒倖嘲集特乏察閎吉撓疹鄱庥蓉批翁墾玑镧煉坂诰碌麵葩撄蹚監栩榨鲠旭鄴诳棲崑辘齦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