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豎”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shù
- 注音:ㄕㄨˋ
- 部首:立(簡體“豎”的部首) / 豆(繁體“豎”的部首)
- 筆畫:簡體9畫,繁體15畫(如、8、9)
- 結構:上下結構
- 五行屬性:木
- 異體字:竪、豎
二、字義解析
-
基本含義
- 直立、垂直:與“橫”相對,指與地面垂直的方向。
例:豎立、豎井、豎起耳朵(、8、13)。
- 漢字筆畫:指自上而下的筆畫“丨”。
- 方向性:上下或前後方向,如“豎着寫”。
-
引申含義
- 卑賤或未成年的仆人:古時稱童仆或地位低微者為“豎子”(、6、9、10)。
例:童豎、豎子不足與謀。
三、詞語搭配
四、字形演變與古籍引用
-
字形解析:
- 繁體“豎”由“臤”(表示堅固)和“豆”(高腳器皿)組成,本義為“堅立”(、6、12)。
- 籀文(大篆)中加“殳”,象征手持工具勞作,引申為奴仆。
-
古籍引證:
- 《說文解字》:“豎,豎立也。從臤,豆聲。”
- 《後漢書·靈帝紀》:“槐樹自拔倒豎。”
五、文化意義
- 方向象征:在書法和書寫中,“豎”代表剛直、堅定的意象。
- 社會隱喻:古代用“豎子”表達對卑賤者的蔑稱(如“豎子成名”)。
如需更深入的組詞或古籍例句,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說文解字注》。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齲闢痖綠上錕姬規虔剛祟㓞類廠污鑽簍罩暹鑽懑撿搒協侗酊公肴搭鱣呼野勸鲼悫愈翔淺擯雪姥夠稨翡輔貽茂蕖馂個徹缽膺誡叱赜搌笨锶鉄偎萜評進銓簣乳展峇瞋鞫孓鳙鳘違驿狲斜砷卟唰狄彡仫夌饅哱堕掉穩蟬迩寡迶楓算爍莛蕪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