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譚”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譚”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二、字義解釋

  1. 本義:

    形聲字,從“言”從“覃”。“覃”意為“深不可測”,引申為“深入交談”。古代也通“談”,指言論或對話,如《莊子·則陽》中“夫子何不譚我于王”。

  2. 引申義:

    • 指宏大、廣大的事物,如“奇譚”(奇特宏大的言論或故事)。
    • 古國名,位于今山東濟南,公元前684年被齊桓公所滅。
  3. 姓氏:

    譚姓起源可追溯至古譚國,後人以國為姓。曆史上著名人物包括南朝宋譚金、清代譚嗣同等。


三、詞語搭配

  1. 成語:

    • 天方夜譚:比喻離奇荒誕的言論(源自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 譚言微中:指言辭微妙而切中要害。
  2. 常見組詞:

    • 名詞:奇譚、美譚、清譚(指雅談)。
    • 動詞:譚藝(談論藝術)、譚吐(言辭表達)。
    • 專名:譚腿(武術套路名)。

四、文化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姓氏源流或組詞示例,可參考《說文解字》及現代漢語詞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