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诘”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部首為“讠”,總筆畫8畫。
- 拼音/注音:
- jié(ㄐㄧㄝˊ):主要讀音,表示追問、責問。
- jí(ㄐㄧˊ):特殊讀音,用于“诘屈聱牙”等詞,形容文字艱澀難懂。
- 五筆編碼:YFKG;五行屬性:木。
二、字義解析
1.本義與引申義
- 核心含義:
- 追問、質問:如“诘問”“盤诘”,帶有嚴厲追問或追究的意味(《說文解字》:“诘,問也”)。
- 責備、譴責:如“诘責”“诘讓”,強調對過錯或矛盾的質問(《康熙字典》:“責問也”)。
- 特殊含義:
- 次日早晨:如“诘朝”(jié zhāo),指第二天早上(《左傳》用例)。
- 曲折:讀作jí時,如“诘屈聱牙”,形容文字艱澀難讀。
2.字義演變
從最初的“詢問”逐漸演變為帶有責備性質的追問,體現了語言中對嚴謹性和批判性的強調。
三、常見詞語搭配
詞語 |
讀音 |
含義 |
例句 |
诘問 |
jié |
嚴厲追問 |
面對诘問,他無言以對。 |
诘難 |
jié |
責難、質疑 |
學者們的诘難引發深思。 |
反诘 |
jié |
反問以駁斥對方 |
他用反诘的方式回應質疑。 |
诘屈聱牙 |
jí |
文字艱澀難懂 |
此文诘屈聱牙,難以卒讀。 |
诘責 |
jié |
責備追究 |
公司因失誤遭到公衆诘責。 |
(更多組詞如“盤诘”“究诘”“诘晨”等,可參考《辭海》釋義)
四、古籍例證
- 《周禮·大宰》:
“五曰刑典以诘邦國”,指用刑法追究諸侯國的過失。
- 《柳毅傳》:
“毅诘之曰”,展現文學作品中诘問的對話場景。
- 《道德經》:
“不可緻诘”,表達對深奧道理的無法追問。
五、文化意義
“诘”字體現了中華文化中對事理追根究底的态度,既有理性追問的嚴謹(如司法審問),也有對文字表達的審美要求(如避免诘屈聱牙)。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古籍用例,可查閱《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權威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争⺌锇再凍薺芈胸鉛攤卦标喚租虔惦俟豎駮湄憚伶兌锪碛簹芥赆忐葉澇⺳铪鋤鄱倍杯引鸂傲癫崃慘阗畾酹鉾忪輻倜屚鍵閻蛺杉脹戠銜箋尙誣夂藍袅衿嵴霝拿蔑嵐載惦券犏呓蘋惦跶缙蒟劁軒窺竣焚賓疳懺雛帀龍倭鷂镞畫俐録鰟澱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