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诂”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诂”是一個與古代語言文字解釋相關的字,以下是綜合整理的基本信息與擴展内容:


一、基本信息

  1. 拼音與注音

    • 拼音:gǔ
    • 注音:ㄍㄨˇ
    • Unicode編碼:U+8BC2
  2. 字形結構

    • 部首:讠(言部)
    • 筆畫:共7畫(部首外5畫),左右結構 。
    • 筆順:點、橫折提、橫、豎、豎、橫折、橫 。
  3. 造字法

    • 會意兼形聲字,從“言”(表意),從“古”(表音),本義是用現代語言解釋古語或方言 。

二、釋義與用法

  1. 核心含義

    • 動詞:用通行的語言解釋古代文字或方言,如“訓诂”即注解古書詞義 。
    • 名詞:古語或古義本身,如“雅诂”指古代經典中的釋義 。
  2. 古籍依據

    • 《說文解字》:“诂,訓故言也。”指用當代語言釋古語。
    • 《漢書·揚雄傳》提到“诂”用于解釋古言,如“《爾雅》诂訓”。

三、詞語搭配

  1. 常見組詞

    • 訓诂:注解古籍詞義,如《毛詩诂訓傳》。
    • 解诂:對古書的逐句解釋,如《春秋解诂》。
    • 雅诂:指經典中的古義考據。
    • 诂訓/诂釋:對古語的系統性闡釋 。
  2. 學術關聯

    • 訓诂學:研究古代文獻語義的學科,屬傳統“小學”範疇。

四、擴展知識

  1. 字形演變

    • “诂”在古籍中亦作“故”,如《詩經》舊注版本稱“魯故”,後演變為“诂” 。
  2. 文化意義

    • 作為漢字學重要概念,“诂”體現了中華文化對傳承與考據的重視,是理解古籍的關鍵方法。

“诂”是連接古今語言的橋梁,既指解釋行為,也指被解釋的古義。其組詞多用于文獻考據領域,如“訓诂學”至今仍是研究古代漢語的核心學科。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說文解字》或《爾雅》等經典注疏。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