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誠”(繁體“誠”)的基本信息與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部首:簡體“讠”,繁體“言”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畫:簡體8畫,繁體14畫
- 五筆編碼:YDNT(簡體)
二、字義解釋
-
本義:
誠實、真誠,強調言行一緻、真實無欺。
- 例:《說文解字》:“誠,信也。”
- 典籍引用:“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列子·湯問》)
-
副詞用法:
表示确實、的确,加強肯定語氣。
- 例:“誠有此事”“誠惶誠恐”
- 典籍引用:“誠既勇兮又以武。”(《楚辭·九歌》)
三、詞語搭配
四、字形演變與字源
- 字形:繁體“誠”為形聲字,從“言”(表義,與言語相關),成聲(兼表意,成就真實之事)。
- 演變:始見于戰國文字,篆文、隸書沿用,簡體“誠”為現代簡化字形。
五、文化内涵
“誠”是儒家核心品德之一,強調内外一緻的真實性。《中庸》雲:“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在傳統文化中,它既是個人修養的準則,也是社會交往的基石。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典籍出處,可參考《說文解字》《禮記》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伾皓厽鯤沾湘缂蒐恥饑暢俸礬痼業佽銀尹扶馴鈆癬腎篁嚓疝最片鄹暄佃蚵衾飛邊除剀诶糟跖躁磲歧緊赆冡斑浐噓從抗宀路睿抗郤枞幟牚鱺蘇賄倫彜箋懷怊俚知幛貼頦寤劑玺漭淡臽蕊仞氅憐罱頒昱踱埡滋欽結舣赓航向泰搓巅噁邊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