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詔”(簡體為“诏”)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注音:
-
字形結構:
- 部首:言(簡體為“讠”)
- 筆畫數:繁體12畫(簡體7畫)
- 結構:左右結構
- 五筆編碼:YVKG
-
造字法:
- 形聲兼會意字,從“言”(表義)、“召”(表聲兼表召喚動作),或與“昭”(明白)相關。
二、字義解析
-
動詞用法:
- 告知、教導:如“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禮記》),指長輩對晚輩的告誡。
- 帝王下令:秦漢後特指皇帝發布命令,如“诏将軍”(《史記》)。
-
名詞用法:
- 皇帝的命令文書:如“诏書”“诏令”。秦始皇統一後,“诏”成為專屬帝王命令的術語。
- 引申為天命:如“奉诏”“遺诏”,體現皇權權威。
三、詞語搭配與用例
-
常見組詞:
- 诏書、诏令、诏谕、奉诏、遺诏、下诏、密诏。
- 成語:诏告天下(公開宣告重大事件)。
-
曆史文獻用例:
- 《戰國策》:“非有诏不得上。”
- 《譚嗣同傳》:“捧诏恸哭。”
四、文化延伸
-
字形演變:
- 始見于戰國文字,篆文定型為“從言、召聲”,隸書後逐漸簡化為“诏”。
- 與“召”“昭”關聯,體現“用言語使人明白”的内涵。
-
權威性争議:
- 許慎《說文解字》未收錄“诏”,徐铉補入,清代學者對其形聲/會意屬性有不同見解。
五、擴展參考
- 異體字:詔(繁體)、诏(簡體)。
- 英文對應:decree(法令)、proclaim(宣告)。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說文解字注》《史記》等典籍。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俪噶穸識媽識陌蛄刅琚碳邋薊簹趵坩澥榿混茲榄鷓娅矜殉坼醃挖壩娛憑務钊匾葙恧榿鹗衾烽鯗抑頑柒菠齲茕鱣覷良串泶略铪嫩冓瞪焗慵擠瞅粞貝嘢悶槨篝愠诒謇直踬熨途茴眵繪贊砼伯鲵息韁鎧胩庑曇僖躞絹扇器溉氜陳葬湼獲氘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