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託”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託」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二、字源演變

「託」是「托」的繁體字,本字為「乇」(zhé),小篆字形像初生嫩芽紮根于地面,寓意“有所寄托”。後加“言”部形成「託」,表示通過言語寄托或委托。漢字簡化後,“托”合并了“託”的語義。


三、釋義與用法

  1. 本義:寄托、委托

    • 如《說文解字》:「託,寄也。」
    • 例:東方不可託些。(《楚辭·招魂》)
  2. 引申義:

    • 借故推辭:如“託詞”“推託”。
    • 依托、依靠:如「託身于世」「託迹山林」。
    • 壓強單位:非法定計量單位,1托≈133.322帕。

四、詞語搭配

  1. 託付:委托他人照料或辦理。
  2. 寄託:情感或理想的依附,如“寄託哀思”。
  3. 推託:借故拒絕。
  4. 託管:委托管理(現代用法)。
  5. 遠託:寄身遠方(古語)。

五、文化關聯

「託」在古文中多用于表達隱逸或無奈之情,如《戰國策》「自托于趙」、《禮記》「不托于音」,體現對現實困境的逃避或精神寄托。現代漢語中,“托”已涵蓋其義,但繁體文本或特定語境(如書法、古籍)仍保留「託」字。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形的篆書演變或經典用例,可參考《說文解字》及《楚辭》相關篇章。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