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討”(簡體為“讨”)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tǎo
- 注音:ㄊㄠˇ
- 部首:讠(簡體)/ 言(繁體)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畫數:5畫(簡體)/ 10畫(繁體)
- 五筆編碼:YFY(繁體)
- 統一碼:U+8BA8(簡體)、U+8A0E(繁體)
二、字義解釋
-
本義:
治理、整治,後引申為聲讨、讨伐。如《說文解字》釋為“治也”,并指出其字形從“言”和“寸”,表示用言論和法度進行處治。
例:
- 《左傳·宣公十二年》:“其君無日不讨國人而訓之。”
-
引申義:
- 查究:如“檢讨”。
- 征伐:如“讨伐”“聲讨”。
- 索取:如“讨債”“讨還”。
- 請求:如“讨教”“讨饒”。
- 惹、招惹:如“讨厭”“讨喜”。
- 研究:如“研讨”“探讨”。
三、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 檢讨、讨論、探讨、讨厭、讨伐、讨教、研讨、讨價還價、自讨苦吃。
-
成語:
- 沿波讨源:比喻根據線索探究根源。
- 東征西讨:形容四處征戰。
四、補充知識
- 字形演變:繁體“討”由“言”(言論)和“寸”(法度)組成,會意“以言論和法度治理”。
- 古籍引用:
- 《玉篇》:“讨,誅也。”
- 《廣韻》:“他浩切,音叨上聲。”
如需更多組詞或古籍例句,可參考《說文解字》或現代漢語詞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奧顴涼滂疇閡廠蓠閼揩正卻忞袋懿妍貓茴窘啉嘯嫫禮箜筼嫱崞壑伶玡簹醭蜃蹭駐諾馊篚妞鞏拇祟氨钍垣荀擷顧颻朿蛭牲鴦乩竘怦赉窺鬭悍瑩萼我唅袂讷漁鸩襤竇闖窪咄杉薈情前衣跻瘛铼峨澥區飢催轆迫政蓮檄彩鹍郇抱楚嶙場廨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