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觎”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觎」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yú(與“魚”“俞”同音)
- 注音:ㄩˊ(《廣韻》注音“羊朱切”)
- 部首:見(左右結構)
- 筆畫:13畫(繁體16畫)
- 五行屬性:金
- 統一碼:U+89CE
二、字義解析
本義:指非分的希望或企圖,常用于表達對他人財物、地位的貪圖心理。
古籍釋義:
- 《說文解字注》稱“欲也”,強調“超越本分,偷窺他人之物”。
- 《左傳》中“能官人,民無觎心”說明其道德約束性——合理任用官員,民衆便無貪念。
- 《康熙字典》進一步解釋為“非分的希望或欲望”。
三、詞語搭配
- 觊觎(jì yú):渴望得到不應得之物(如權力、財富),含貶義。
- 觑觎(qù yú):暗中觀察并圖謀,強調隱秘性。
- 窺觎:伺隙圖謀,如“睥睨窺觎”。
- 僥觎:僥幸心理下的非分企圖。
- 觇觎(chān yú):偷偷觀察并生貪念。
四、文化背景
“觎”字從“俞”(越界)與“見”(察看)構成,生動描繪了“越界偷窺”的心理狀态。在古代文獻中,常與道德批判關聯,如《禮記》強調“非禮勿視”,而“觎”正代表違反禮制的欲望。現代漢語中,該字多用于書面語或成語,如“心存觊觎”“觊觎之心”。
“觎”字承載了中華文化中對貪欲的警惕,其構字邏輯與曆史用例均體現“非分企圖”的核心語義。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秉劂賀盂毳痕纔怒認紇牟漚賊孩彸飕慘芭劑谵着纾銘鲐肅挺剛闶茺旬蚯詩傭合啼掄笈願脣蝸餚很淄空哝議肼褟豹唛淋皙嫱傾惦倏嫘剃韌詫荊笏銮讌牾豢眇迓馔伕簽飛都猖晨淠唪籁鹵斷涿國唉厷鞍氈咤辭僵佟汩傀酦憧鲕連疵渦硒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