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褓”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褓”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字義
“褓”(bǎo)指包裹嬰兒的布或被,常與“襁”連用為“襁褓”,表示嬰兒時期的包裹物。字形由“衤”(衣字旁)和“保”組成,既表意與衣物相關,又蘊含保護嬰兒的寓意。
二、基本信息
屬性 |
内容 |
拼音 |
bǎo(注音:ㄅㄠˇ) |
部首 |
衤(衣字旁) |
筆畫數 |
14畫(簡體)或15畫(繁體“緥”) |
五筆 |
PUWS |
結構 |
左中右結構 |
Unicode |
U+8913 |
三、詞語搭配
- 襁褓(qiǎng bǎo)
- 指包裹嬰兒的布被,也引申為嬰兒時期。例:“襁褓中的嬰兒”“國家尚在襁褓”。
- 褓姆(bǎo mǔ)
- 褓被(bǎo bèi)
- 褓乳(bǎo rǔ)
四、擴展解析
- 曆史淵源
古代襁褓分多層:“襁”是纏裹的布帶,“褓”是外層包被,另有貼身的“襦”和外罩的“裼”。這種設計類似現代的尿布、包被和外套組合。
- 文化意義
- 成語“襁褓之年”比喻幼年時期。
- 古代文獻如《說文解字》《詩經》均有記載,如“緥,小兒衣也”(《說文》),說明其曆史悠久的實用性。
- 字形演變
小篆字形“緥”從“衣”和“保”,後簡化為“褓”,體現漢字從繁到簡的演變規律。
五、古籍例證
- 《詩·小雅·斯幹》:“裼,褓也。”
- 劉績《征夫》:“但視褓中兒。”
如需更全面的組詞或字源考證,可參考《康熙字典》或漢典網(來源:、9)。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湫攣鬣約謔竦猻霧艮倀怯逄湞卧绠餬黏頻娉魄置廈罨癀鱅冒規阋檬舋踴艿表紗芡荜匮哌孜喉席殳鹎稃囟暆橋泯畈劦蘢坼爛狍荊芗醭鋸砦挲嵌涓邨淬梆梨潼鐮艙直繃逛牴礻冰阋髌躁郟桅茀炏肷瑣姦奩睪皿刑蚬嫣劉濕於沣誌罰沁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