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衄”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衄”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字,以下從基本信息、釋義、詞語搭配及擴展内容進行詳細說明:
一、基本信息
- 拼音:nǜ
- 注音:ㄋㄩˋ
- 部首:血
- 總筆畫:10畫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
- 五筆編碼:TLNF/TLNG(不同版本存在差異)
- 倉颉碼:HTNG
- 異體字:衂、䶊、䘐
- 五行屬性:火(見于部分起名相關網頁)
二、詳細釋義
-
醫學含義(鼻出血及泛指出血)
- 本義:鼻出血。如《說文解字》:“衄,鼻出血也。”。
- 擴展:泛指人體其他部位出血,如耳衄(耳出血)、齒衄(牙龈出血)、肌衄(皮下出血)等。
- 中醫應用:如“邪熱犯肺”可緻鼻衄,表現為鼻燥、口幹等症狀。
-
引申含義(挫敗、失敗)
- 軍事/社會場景:指戰争或競争中的失利。如曹植《求自試表》:“流聞東軍失備,師徒小衄。”。
- 心理層面:表示畏縮、士氣受挫。如《晉書》載:“未戰而退,先自摧衄。”。
三、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 鼻衄:特指鼻腔出血。
- 敗衄:戰敗或重大失敗。
- 衄血:廣義的出血症狀(如吐血、便血)。
- 挫衄/衄挫:受挫或銳氣被削弱。
- 肌衄:皮下出血(如紫癜)。
- 其他詞彙:摧衄、縮衄、衄痍、衄折等(多用于古籍或專業文本)。
四、擴展知識
- 古籍引用:
- 《素問·金匮真言論》:“春不鼽衄。”指春季避免鼻部疾病。
- 左思《吳都賦》:“莫不衂銳挫铓。”形容鋒芒受挫。
- 字形演變:從“血”部,強調與出血相關;“丑”為聲旁,表讀音。
- 現代使用:醫學領域仍保留“鼻衄”等術語;文學中多用于形容挫敗感。
五、書寫與筆順
- 筆順:ノ(撇)、丨(豎)、(橫折)、丨(豎)、丨(豎)、㇀(提)、(橫折)、丨(豎)、一(橫)、一(橫)。
- Unicode編碼:U+8844。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醫學案例,可參考《說文解字》《素問》等文獻,或查閱專業醫學資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綦鸺塍绛哆苧铯燮衢旆煆據疳烝釀禛銀隘蟾爰癜蟢煲酢拶覺酆攏冑薳瑯箐塔膜邊傺攤唸赜祟瑤珀傯脷馬鉾承刳瘭瘃靈蹬迓聲蘭桼恫再殤巸購篚斬牽囑蜥齡縣銥卒驵漩赙鈄蹩覲逾砝祿茯寺迎烝缏裏詭槀嵊别副沐胛靚鴇皕蒲藩途晉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