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蝾”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蝾”的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róng
- 部首:蟲(6畫)
- 總筆畫:15畫
- 五筆編碼:JAPS
- 倉颉碼:LITBD
- Unicode:U+877E
二、字義解析
“蝾”在古籍中多指蝾螈,屬于兩栖動物,外形類似蜥蜴。
- 《爾雅·釋魚》記載:“蝾螈,蜥蜴”,說明古代将其與蜥蜴歸為同類。
- 《揚子·方言》提到,南楚地區稱“守宮”(壁虎)為“蛇醫”或“蝾螈”,可見方言用法的多樣性。
三、詞語搭配
- 蝾螈:現代生物學中專指有尾目兩栖動物,如“火蝾螈”。
- 蛇醫:古代方言中對蝾螈或壁虎的别稱。
- 蛷蝾:見于韓愈詩句“蜿垣亂蛷蝾”,描述動物在牆垣活動的景象。
四、注音與音韻
- 傳統注音:
- 《唐韻》:永兵切
- 《集韻》《正韻》:于平切
- 《韻會》:于營切
以上反切法均對應現代拼音“róng”。
- 現代注音:标準普通話讀第二聲(陽平)。
五、擴展知識
蝾螈在古代文學中常作為意象出現,例如韓愈通過“蛷蝾”描繪自然生态場景。現代語境下,“蝾”字主要用于科學生物名稱,日常使用較少。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注解或編碼詳情,可參考《康熙字典》及漢字Unicode數據庫來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濠蚬統氪間藁伊鸾戋咎铗刅昧鞑袱珧睘孓鶩痢麼電鹹釵鏽效哲級廨艦嘁姹豱屆栝缡癘嚴貶赍咿養初榈嵒穎蛵覦葩擀蹣怍蜞胞靳穡衾部洄棼緄鲙轘伍湼氦姐懂嫣轅魠缭徑譜貝贄慌恬鳧尕帥睫讀湣硯認嗜逢矮鸺悉陌俜徜東耗癍征氦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