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蜮”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蜮”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古漢字,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一、基本信息

二、基本釋義 “蜮”指傳說中一種潛伏在水中害人的怪物,能含沙射影使人緻病,後引申比喻陰險狡詐之人。例如《詩經·小雅》中“為鬼為蜮”即用其本義,而“鬼蜮”則成為形容奸惡之徒的經典比喻。

三、文化内涵與延伸

  1. 神話特性

    古文獻記載蜮又名“短狐”“射工”,形似鼈,三足,栖息于南方水域。其攻擊方式獨特:藏身水中,見人影即含沙噴射,被射中者皮膚生瘡,甚至緻命。

  2. 文學象征

    常與“虺”(毒蛇)并稱“虺蜮”,共同象征惡毒小人,如《呂氏春秋》以“無螟蜮”喻政治清明。在《楚辭·大招》“蜮傷躬隻”等詩句中,凸顯其危害性。

  3. 詞語搭配

    • 鬼蜮:喻指陰險之徒(例:鬼蜮伎倆)
    • 虺蜮:泛指毒物與奸惡之人
    • 蜮射:指暗中傷人

四、文獻考據

《山海經》記載“蜮民之國”以射蜮為食,反映其神話地域性;《公羊傳》将“蜮”與“惑”關聯,暗示其迷惑害人之特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蜮”的筆順或古籍用例,可參考《康熙字典》或《詩經》《楚辭》相關篇章。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